高比能高安全锂离子电池

发布时间:2024-12-23

一、项目简介

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、长寿命、高性价比、少污染等优点,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便携电子器件、储能电站等领域。近年来,电动汽车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,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向着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方向前进。但是,目前锂电池有限的电芯级能量密度,造成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,且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。开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对于解决能源危机、实现双碳目标和满足国家安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。针对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对关键材料的技术需求,本团队设计了具有多级结构和多层碳包覆的纳微复合硅碳负极材料、浓度梯度高镍正极、离子液体功能电解液、高性能粘结剂等,充分发挥组分和结构的协同效应,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,并进一步完成极片结构及电芯工艺优化,获得高性能锂电池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
二、可应用领域

(一)新能源汽车

(二)极端环境储能

(三)JG等特种装备领域

三、技术特点

(一)技术优势

本项目解决了以下关键科学难题:稳定低阻抗电解液-电极界面构筑及调控策略;离子液体构效关系、分子设计及材料基因组学;电解液各组分协同优化、工艺设计及工程放大。

技术特色和优势包括以下三方面:

高电压:电化学窗口高于4.8V,匹配高镍、富锂正极

高安全:阻燃,高镍三元通过针.刺实验

宽温域:支撑电池工作区间(-60℃-80摄氏度)

(二)指标先进性

电解液化学窗口>4.8V;室温电导率>6mS/cm;锂电池能量密度>300 Wh/kg,循环1000次以上,工作温度范围-40~70度。

(三)技术成熟度

硅碳负极和电解液实现了规模化制备,建立了百万Ah级软包电池研发线,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度为4级。

四、已经(或预期)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

本团队开展了锂离子电池、固态电池、钠离子电池、锌离子电池等新材料与储能新体系的研究,研发了高安全电解质、高容量正负极材料、超厚极片工艺、储能器件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核心技术,实现了储能电池的高安全、低成本、长寿命,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电网、分布式储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。团队建立了基础研发材料放大产业化的全链条研发布局,面向新能源汽车、极端环境、JG等领域,致力于材料创新、工艺开发及工程放大,特别是在电解液方面有十余年的研究经验。已建成千吨级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试生产线,电解液产品通过了电子工业安全与电磁兼容中心的高温和针.刺安全性检测报告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的电解液性能检测,以及几十家用户的第三方评价报告,目前研发的离子液体电解液已经被30余家企业使用,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芯和相关产品。

五、技术成果、关键设备或应用装置等代表性图片

电解液及电池小试产品

 

 

电解液中试线软包电池研发线

 

软包电池研发线

 

六、联系方式

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

邮编:100089

电话:010-68447200

传真:010-68447210


新闻资讯

技术需求